陆平:不能停下来的“荆棘鸟”丨第五届“全人教育奖”提名教师
陆平
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
“课堂是用来创造的。课堂不是填知识的地方,而是教人成人、教人成己的地方,是引发思维、生长思想的地方,是生命长成的地方。”
面对由“知识本位”向“学生本位”的回归,陆平说,信息技术课堂要有文化自觉,让课堂有技术的味道,人文的气息,这既是新一轮课改的理性选择,也是信息技术课堂变革的逻辑起点和终点。
编程教育的价值追求
淮安市流传着一个传奇——一批批热爱编程的学生入选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,被清华、北大提前招录,入学麻省理工,获得国家信息学奥赛的奖牌……
他们来自共同的地方,“Programmer家族”。
但陆平老师在意的不是名校、奖杯——她看到的是这个有自己精神文化的“青年团”对编程的热爱、长年的学习和敏捷的思维,以及他们被漂亮算法、计算思维点燃的梦想。
20年来,陆平老师每周两晚为学生们进行无偿培训。“每周3~5小时的基本知识的学习要持续至少一年。因为没有细致严谨的程序语言学习,就无法指挥计算机工作,没有基本的程序结构,便不能搭建漂亮的程序大厦。”
“我喜欢编程,不知不觉中沉浸在编程的世界。它不是繁琐的代码,而是一个有趣的游戏,一个奇妙的思想世界。在这里,我找到了自己。”
“我们不只是听老师讲课,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站上讲台,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独特的思想。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,我的想法改变了。每一个程序都像是一个艺术品,都渗透着同学们的智慧。”
——“Programmer家族”成员
在陆平的编程班上,每位同学都要主讲一个知识点、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,贡献其算法和思考。为此大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。一开始,学术领袖往往是一两位;现在,班上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观点。在茶馆式的讨论中,学生能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,头脑风暴、激发思维,彼此碰撞、也互相欣赏。
陆平认为,一个能够站在巅峰的人,其动力不是追逐名利,而是源自热爱。计算机编程天才,不仅要有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,更要有规划能力、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,并且懂得感恩、热爱生活。这些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,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初心。
▍陆平老师在课堂上
陆平说,不仅要让同学们走进程序的世界,还要让他们明白,计算机只是“被操纵”的机器。程序代码背后是思维。当通过递归函数、递归过程传递参数时,同学们看到简洁代码背后数据流动的“壮阔波澜”,他们的学习不断进入新的境界。
比如,学完“过程与函数”,陆平会告诉同学们,任何一个问题无论复杂、简单,要有规划的意识,要有全局的观念,学会从全局着手考虑与分析问题,构建数学模型,再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。由小问题逐步求精的模块化思想可以让人更有条理,帮助人更清晰地写出程序,从而解决问题。
学完编程技术,陆平还带着同学进行哲学讨论,比如:2016年的AI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,那他到底输给了谁?是不是在未来的某一天,人类会被机器人智慧全面击败?
学生们各抒己见,围绕“超级计算机是否会战胜人类”形成了两大意见阵营。孩子们知道阿尔法狗的胜利,其实是算法的胜利。他们更明白,每一次点击鼠标,既可以只是完成一次网络购物,又可能释放出天上飞的卫星、水里游的潜艇。
“我们生活在算法搭建的世界里,高新技术的生活、工作方式也和算法密切相关。青年学子应该对世界、对未来技术拥有自己的思考和主张。毕竟他们将主导未来的算法世界,也就是未来的世界。”
信息技术课堂的文化自觉
长期的教育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,在信息技术教育与文化之间设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,模糊了信息技术教育与精神活动的内在关联,让我们忽视了对人的观照,忽视信息技术本身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质,漠视了其饱含的人类精神追求,遮蔽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价值。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是某一个操作、某一个功能,少有人关注其丰富的精神价值。
陆平说,信息技术课堂缺失人的教化,价值理性隐退,信息技术课堂成为精神束缚的场域。所剩的只有“工具的学习”、“技能的训练”。教师和学生势必沦为“无根”的流浪者。
她还说,缺失人文精神,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行为渐进枯萎,带来学习方式的异化。课堂上教师包场式的独家播报,通过屏幕广播控制学生机器,往往会演绎成一种精神的控制,让孩子们失去创作的自由。机械灌输式的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缺失自由表达和想象的空间。只有分数、技能,没有人,语言都可能成为暴力。如今,往往有人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显得有文化气息,牵强附会地引入人文学科知识,比如为了学习文本录入而朗读一首诗歌,为了学习动画制作而播放一部毫无关联度的电影。这说明许多人对信息技术学科文化底蕴处于“无意识”阶段。
陆平认为,这样的课堂缺少了技术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,难以实现技术教育的文化传承。技术课堂真正的文化重建离不开师生的文化自觉。
何为文化自觉?陆平说,要有对技术文化特质的深度认识,对信息技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,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。
这种文化自觉的最高形式是文化创建。在信息技术学科层面,文化创建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:一是信息技术课堂物化空间的创建;二是信息技术课堂师生关系的重建;三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变革。
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,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拥有什么样的未来。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再也学不完的知识,要教给学生什么?如何教?又如何学?
陆平的回答是:冲破学科壁垒,联通知识,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,进行“信息技术+人文”学科融合的教学创新。
“狭窄的课堂生长不出高大的人格,也培养不出全面的学生。”她说,“尤其AI时代,只有打破学科壁垒的 PBL项目式学习才能提供完整的学科实践。”
陆平认为,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关系,要通过探究学习、链接生活等方式修补接受性课堂的缺失。未来的选择是——课程统整。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践项目式教学(简称PBL),要求在真实世界里找到技术要解决的问题,用联系的、整体的眼光设计教学,关注学习的本质,关注知识的组织和使用。
美国访学归来,她积极推动STEAM与PBL课程在淮安落地。2018年,她创设了10门STEAM课程,这些创新课程虽然不甚完美,但它们扣住时代发展的脉搏,受到学生们的欢迎。
在 “时间的秘密”PBL项目学习中,学生利用3D打印机制作多种齿轮,最终完成机械时钟的制作。从单个齿轮的制作、到舵机齿轮运行规律的探索、再到精确控制的实现,步步深入,复现时钟的构造——从中,学生们感知数学的力量,体验工程从设计到实现的过程,感受时间流逝的精妙。整个项目学习,学生从人类认识时间起,到完成钟表制作结束,他们的思考却并没有因课程结束而停止。他们对时间有了新认知,眼界和视线也得到拓展,对物理与人文世界有了新的认识。
PBL 项目式学习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将信息技术、物理、化学、语文、音乐、艺术等多学科联系起来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,学生体验真实世界中的工作和思考方式,感受社会发展引发的价值冲突,思考个体的行为对人类及自然的影响。
“这样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与独立意识。”陆平说,信息技术学习充满生活旨趣,浸染浓郁的生活气息,从大自然、操场,到电影院、工厂,生活中处处都有新技术的应用。只有从人文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与工程,让学生用整全、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创新,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,才能理解传统的精髓,洞察未来科技的趋势。
▍项目分享环节
对于 PBL项目式学习,陆平坚信:在青少年时期,哪怕只有一次经历,学生就可以看到生活与课本、科学与人文、以及个人生存与人类命运之间的联系。PBL对孩子的创新能力、全面素养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陆平还提倡在“哲学”思辨中发现智能技术的真相。在人工智能课上,她选择以“创新设计一款身边的人工智能”为学习项目,指导学生体验人工智能,了解人工智能,比较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联系与区别,最后他们设计一个自己的作品。
陆平说,“人工智能科学家李飞飞说过,人工智能缺少的是‘爱’,所以,未来的我们要将爱注入人工智能,那么人类和人工智能就能友好相处啦。”
在这样的课程里,学生慢慢理解作为未来的创造者,应该学会负责任地进行技术创新,与信息社会相对应的责任意识也会渐进增强。
陆平总结,“新一轮课改,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任务正从知识教学转向素养教学,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,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知识的学习,而是要有真正的深度教学,要有对人性与社会的眷注。”
陆平是不能停下来的“荆棘鸟”,其生命只有在飞行中才能最好地绽放。她用“价值观”指引方向,不让自己生活在舒适区,积极与“唯分数论”对抗,勇于挑战教育实践中的种种不可能。
陆平说,“多年来,我通过各种培训、专题讲座,学习别人的思想,同时传递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见解。当我走出校园,便走进了更大的成长舞台,与更多优秀的教师、优秀的学生对话,我明白,自己有一个一生不变的职业——学生,我一辈子都应该走在求学的路上,要以学生的姿态向同行学习,要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对话,唯有如此,或许才能真正走向自己理想中的人文教育课堂。”
“最想做一条清澈的河流——静静地流淌,流过稻田,穿过田野,来到校园,奔向远方,滋养万物。”
第五届
全人教育奖
颁奖典礼
时间
2019年12月8日 上午
地点
北京
(报名成功后,组委会将于确认函中通知详细地址)
报名方式
1.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填写报名信息;
2.我们将给您回复确认函,并于11月28日前通知颁奖典礼的具体时间和地点;
3.颁奖典礼根据实名入场。
全人教育奖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,是为在中国基础教育界(小学和中学)发现并奖励一批具有“全人教育”理念,推动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改革,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教师而设置的奖项。该奖项自2015年开始,每年1届,每届评选出1名“全人教育奖”获得者和3名提名奖获得者。它为一线教育改革者搭建交流、合作、共享的平台。